《当今大马》标志
这篇文章是在1 年前刊登

十九世纪,游走于中国及马来海域的双国籍华人

【南国筑梦】

近期点开中港台新闻,不时都会出现某某名人政耀拥有双国籍,或是入籍他国的消息。他们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或澳洲护照,每当个人出现危机时,就会变换身份逃到国外,有者甚至引起国际纠纷。

反观双国籍对于时下马来西亚人而言,似乎是比较遥远的事,殊不知在英殖民时期,作为英国属地的马来半岛,这里曾是中国人持双重国籍的天堂。

无论是今天我们想象中那些剽悍神秘的天地会成员,还是一脸胡须穿着满清官服的上层人士,他们在本地法律上都可能是名英国人!马来西亚历史上有名的拿律战争,部分天地会组织的华人,便是利用英国国籍的身份,影响战争的走向。

海洋贸易型国家的国籍认定

在谈双重国籍之前,先来了解大英帝国概念下的国籍认定。

在东方许多古老的民族国家,大多奉行血统主义的身份认定,民族与国家经常被划上等号——只要我是汉人,我就是大清的子民,只要是大清子民,就必定穿着清装,剃发留辫,“国籍”是写在脸上的。

但对于16世纪便已经频繁对外扩张的英国而言,什么血统才能够当英国人,并不是他们最关注的事。反观,“英国公民”能为国家做什么事,才是他们比较关心的。“英国公民”取决于其手上的身份证明,任何肤色人种都可以是英国臣民。

早在英国封建领主时代,城堡领地居住人口复杂。谁是我的人,除了以自然生育、血统作为判断依据之外,只要住在我的领地,对我效忠的,便是我的人。这样的观念早已经根植于统治者的心中。

到了大航海时代,英国开拓了许多的海外属地,这些贸易型的属地日久之后就会延伸出一些身份上的问题,像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与其他族群通婚,经历多代之后,他们是什么人?一些从敌对国家前来寻求英国保护者(像是法国新教徒),他们是什么人?另外更常见的就是,久居这些英国属地的其他种族,或从其他国家来此世居多代的,他们是否能够算是英国人?

正在验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