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马》标志
这篇文章是在2 年前刊登

珍视陈耀威的影像遗产

【恋念岛屿】

陈耀威(1960-2021)毕业自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20世纪90年代返马深耕本土,在古迹议题多有建言及业界的实务参与,渐为本邦著名的古建筑维修专业者。他在这方面的专业实力,也为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遗产局认可,委为古建筑维修专家。

陈耀威身为古建筑维修专家,是国内认识与不认识陈耀威本人的阅听人所熟悉的。这二三十年来,他为古迹议题频频发声,也为濒危的古建筑请命,甚至不惜螳臂当车,感动了很多人,对国内建筑文化遗产之鉴赏和保存意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然而,身为陈耀威的旧识,深识四十余年,看着他中学毕业赴台,返马又深耕二十余年,我想指出的是,陈耀威留给我们的,更有丰厚的影像遗产。这些定格与动画影像,尤其是陈耀威摄录下来的珍贵影像,是个人化但让人无法漠视的时代记录!

图一:摄人者人亦摄之,陈耀威在2019年《华夷风起:槟城文史研习营》被抓拍。

专业的影像记录人

陈耀威在做建筑维修同时,也处理相关的文史挖掘,因此每每有配套的文史专书或报告传世,这也是为学界所知的。但除了这些,陈耀威更是专业的影像记录人,为时代的物质文化与生活文化留下一大批珍贵而精致的影像记录。

我无法推测陈耀威有意识地摄录身边的生活影像究竟始于何时,这可能得从他留下的海量作品去梳理才能确切得知。2008年,我准备出版个人槟城书写的第一本书《老槟城▪老生活:口述生活记忆》(大将,2008)时,耀威得知其中有乔治市老鼓货郎的篇章,就发来一张他的“老照片”。

这张乔治市街拍的黑白旧照,他当时没说是什么时候拍的,但估计不会太晚。鼓货郎,顾名思义,就是挑着货郎担、摇响货郎鼓穿街走巷的人,在乔治市早就绝迹三十来年了。他交照片给我时说,那是他自己拍下的,不是在槟城旧货集散点的罗弄古力(Lorong Kulit)淘来的旧照。

图二:陈耀威拍摄街头人物,有意识地留下稍纵即逝的生活景象。

按此而言,陈耀威有意识地摄录身边的市井影像其实很早,在一般人,甚至新闻记者都不会去挖掘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形成专题的时代,他已经留意到身边的日常景象,并且摄录在镜头里了。

阿依淡新市鎮现在已经是密集高楼住宅区,当年原是天德园内园的养猪种菜乡区,木构的农舍散落在田埂绿荫的背后,是陈耀威口里形容为“小中国”的封闭式华人农村。大致是赶在他中学毕业了当记者的年月,他说留下了这一带早已湮灭的原生态农村景象。

按此说法,他有意识地留下生活影像,应该是赴台读书之前的80年代中期之前,在这之后,这地方就已天翻地覆,农村景象荡然无存了!

图三:陈耀威的演讲与发表简报总是图文并茂,这是2019年在金宝拉曼大学分享的简报封面图,内容可以想象何其丰富了。

摄录长期的老城影像

陈耀威离台返马扎根之后,工作室都设在乔治市。可以这么说,打这之后,除了工作,他的习惯是出门都拎着相机随走随拍,满城的战前旧建筑不说,那些老城旧街区日升日落之间的贩水运浆,都在他别具心眼的敏锐触觉下,留下了永恒的影像。

这样的随走随拍习惯一直都长时间延续着,可以说,陈耀威在乔治市呆多长的时间,就摄录了多长时期的老城影像。日常生活之外,特定的日子比如老城的各族节庆、神诞与宗教庆典、新春庙会、世遗庆典等等,他几乎没有遗漏地留下逐年的影像记录。

这些逐年拍摄的影像按时间排列而下,一座城市生活面貌的变与不变,就不只是论述,而是历历在目摊在眼前了,能不珍视?

图四:陈耀威在台北汇报他的槟城摄录,包括定格照片与生活录影,Rojak Penang是为人熟知的陈耀威槟城动画影像剪辑。

关注脚下土地寻找参照点

陈耀威不只拍槟城或马来西亚,他几乎是四处随走随拍,人到哪儿相机就到哪儿,影像记录也拓展了版图,包括东南亚各地乃至中国乡下,都随着陈耀威的游走步伐而一并留存。毋宁说,他是为了拍摄而移动,而拍摄外地也有着为他所关注的脚下土地寻找参照点的探索意识。

图五:陈耀威在森美兰随走随拍,为同行的庄晓谦抓拍背影。

陈耀威是专业的古建筑维修专家,但更是专业的生活影像摄录人,后一个身份甚至比前一个身份的时间跨度更长!更重要的是,他有意识地做这样的影像记录很早,很多别人还来不及意识到存在价值的寻常生活景象,陈耀威早年就已经举镜头定格留存了。

建筑之外,海量的影像记录,尤其是陈耀威留给后代的丰厚遗产,能不珍视乎?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一批耀威的丰厚遗产?

要知道,首先它不是社会公产,绝不是,那是耀威终其一生透过自己的努力经营而保存下来的,心血与财力的投注,都是他个人的投资,因此不存在公诸社会的问题。

陈耀威一向重视与坚持智慧财产权,我们首先得尊重。无论如何,这海量的专业摄录,是陈耀威时代的珍贵影像,我们必须在尊重归属权的前提下,重视它的历史意义与社会意义。

假以时日,待遗产继承人整理而出,大家就得以在合情合理的机制下,让陈耀威一生努力的成果发挥它们的后续价值与作用了,是为盼。

(2022年7月11日完稿,本文按作者于2022年7月3日在《台湾与马来西亚的比较视野国际学术工作坊》“纪念陈耀威先生专场”之〈陈耀威与他的影像时代〉简报发言重点缩略而成。)


杜忠全,槟城人,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职于私立大学中文系,迄今出版有《槟城三书》套装、《我的老槟城》散文集、《岛城的那些事儿》评论集、《恋念槟榔屿》等等。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