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马》标志
这篇文章是在2 年前刊登

马来西亚计划另一章:汶莱叛乱幕后

【沙砂作响】

60年前,即1962年12月8日凌晨,约四千人所组成的北加里曼丹国民军(Tentera Nasional Kalimantan Utara,TNKU)于汶莱主要城市发起武装叛乱。这是马来西亚历史教科书曾提到的“12.8汶莱叛乱”。街道上听见零星的枪声,TNKU短暂占据汶莱数个警察局和政府机构,还一说有意劫持时任汶莱苏丹奥玛阿里赛义夫汀三世(Omar Ali Saifuddien III)。

这场叛乱蔓延至砂拉越林梦省和沙巴实必丹县,一直披着神秘面纱,却是左右马来西亚成立的关键。众多口述历史和政府档案逐渐解密,近十年来出现有别于主流认知的另类论述,即英美特务是要角,石油利益是主轴。

东姑阿都拉曼当年提出马来西亚联邦的构想时,北婆三邦(砂拉越、汶莱和沙巴)亦讨论设立“北加里曼丹联邦”(North Kalimantan Federation),推动独立。主流论述认为,汶莱苏丹支持马来西亚计划,汶莱人民党(Partai Brunei Raykat)却主张北加里曼丹计划。人民党于是发动叛乱,由于失败北加里曼丹计划告吹。苏丹后来在马来西亚计划的谈判中,因为石油利益和自身地位是否高于马来亚诸苏丹而谈不拢,最终选择继续接受英国保护至1984年。

以下的另类论述则大多取自澳洲学者格雷‧波尔格里安(Greg Poulgrain)于1998年出版的《对抗的起源:马来西亚、汶莱和印尼(1945-1965年)》(The Genesis of Konfrontasi: Malaysia, Brunei and Indonesia, 1945-1965)和砂拉越学者于东的《命运的拐点》(2012)。

正在验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