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马》标志
这篇文章是在2 年前刊登

城市治水需要典范转移

【城乡大桌】


吉隆坡频频逢雨成灾,追根究底,是天灾、也是人祸,最致命的还是整套负责治水工作、并且超过上千技术官僚的公共体制和国家机器出现了严重的系统失灵征兆,不论是从预防淹水、淹水发生时,乃至淹水发生后所采取的行动和公关回应,都和民众的期待有巨大落差。


在今天科技发达、工程先进的世界,有关“如何治水”的思考,说实在关键已不在“技术”层面。因为几乎每一位在体制内或体制外的城市规划师、公共工程师、水利工程师,乃至小市民都能说出一两套关于“如何治水”的行动,放眼全球各地也有不同的治水模式和方案可供参考。


这个社会最不缺少的就是治水点子,但悲哀的是当所有人都知道应该怎么做的时候,政府里却没有一个合宜的组织设计去推动治水工作,也缺乏具有远见和政治意愿的国家领导人愿意负起责任拍板做决定。这一系列和现实脱节、永远缺乏拨款、过度注重形式却低效无能的官僚主义现象,才是忽略、怠慢城市治水的主因。

正在验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