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马》标志
这篇文章是在3 年前刊登

赤道线上的大历史与小故事

【精选书摘】

白伟权教授的新书《赤道线的南洋密码》是一本为台湾读者撰写,认识南洋,进而聚焦马来半岛的区域研究专著。书名乍看带有推理丶探险趣味,实际是作者长年田野踏查经验,为读者勾勒一条进入与探索马来半岛世界的有效路径。

然而,此书又非史地概论或行旅导览,而是带着跨域诠释和理解的意图,深度引导我们掌握台湾与马来半岛,及其周边的时代故事。

探析东南亚历史勾连

作者出生于新加坡,成长于马来半岛,在台湾接受系统的地理学训练,取得地理学博士。

透过书名的副标:“台湾@马来半岛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志”,作者以自身的跨界经验丶地理学的敏锐视野,试图告诉我们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东亚丶东南亚所发生的巨变里,其中的人事与物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产生不可忽视的效应和结果。这也是构成此书跨域丶跨界思考的重要组成。

近年台湾关于东南亚主题的出版品,除了国别史或区域经济丶地缘政治为主题的翻译书籍外,另有关于产业合作丶食物与植物的连结丶外籍移工的文学写作丶台湾新住民的舌尖家乡味,各式开启的知识窗口,引导出精采多元的东南亚认识渠道。

《赤道线的南洋密码》置於其中,显然另有一个特殊的阅读位置。作者藉由田野踏查,辅以专业知识,叙写历史人物事迹掌故,勾连经贸丶政治丶物产丶文教丶风土的交织平台,梳理个中清晰的历史丶地理脉络,既有宏观视野,又不乏微观细究。

高挂于太平、槟城增龙会馆以及五福书院堂上的翰林牌匾(左至右)。白伟权摄。

作者的知识引导像是说书人娓娓道来,为读者建立大历史视野下的小故事,兼顾趣味之馀,也不忘建立读者的知识门槛。作者尝试提醒我们,文章内的人物与事件,背後彰显的局部视点都有其不可略过的勾连脉络。

这是由点及面的一种写作尝试,引入台湾接轨南洋的知识线索,试图告诉读者,从台湾认识东南亚,或从东南亚想像台湾的必要。

勾勒原初人与环境联系

全书由三个核心单元组成,分为“历史的基因图谱”丶“跨域的社会菁英”和“横向跨界的历史”。作者为全书规划的写作与安排,确实各有网络牵连,在不同单元里,彼此交际往返的人事线索,可以看出一个更缜密的台湾与南洋的交际系谱。

这是此书最初写作的用心,意在提醒人与经济丶政治丶文化丶环境的历史互动里,不完全是孤立与偶然事件。这是作者从地理学出发的“观看之道”,赤道线上的接触和相遇,有着值得探究的地景意义上的张力。

从历史基因图谱出发,此书先为我们勾勒马来半岛丶新加坡,个中涉及族群丶信仰丶经济活动等开埠拓荒的地方脉络。柔佛是伟权学术研究的起点,他的第一本专著《柔佛新山华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一八五五—一九四二》(二○一五)就是由硕士论文改写而成,开启他的区域地理学视点,从走访义山丶踏查墓碑,运用地理资讯系统(GIS),奠定了他对自然与人文地景的形塑与探究,展开区域研究的关怀与思考。

槟城大伯公街福德祠。资料来源:白伟权2015年1月29日摄。

因而此书开篇第一章从柔佛甘蜜丶港脚的议题出发,深入浅出叙写地方的垦殖史与华人移民丶苏丹王国及殖民者的复杂关系。个中最有趣的部分,当属如何透地理线索,为我们追踪与铺展今昔对照下的甘蜜与港脚往事。

这类着眼地理关怀的历史脉络,其实深化了作者最想让读者探究的主题:我们如何透过地方的历史与地理线索,勾勒其原初的人与环境的联系和关系。从甘蜜到港脚,前者是经济作物,後者是贸易集散的地理概念,二者勾连的新加坡与柔佛关系,打开了一个重新建立在地方脉络关系的地方史。

而人物是贯穿地方故事的核心角色,无论是“跨域的社会菁英”和“横向跨界的历史”单元,作者透过立体的人物事迹,观察在中国南方丶港台与新马丶印尼之间,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存在的人物与地方的微妙联系和互动。

无论是毕麒麟从屏东半岛的洋行通事,摇身变为掌管新马的华民护卫司,作为华人通的欧洲殖民者角色跃然纸上;清末保皇党领袖康有为流亡在马来半岛的海湾岬角,曾标记在郑和航海图和欧洲海上强权为香料贸易东渡的海图,以及荷葡海战。这里启动的地理连结和想像,拉开了演绎历史的序幕。

台湾总督府扶植的红顶商人爱久泽直哉,执行明治政府的华南政策与南进政策,带着国营企业背景的三五公司投资了马来半岛的橡胶种植,以及广东潮汕铁路建设。这同时连结上了棉兰发迹的华商兼侨领张煜南和张鸿南兄弟,以及槟城副领事张弼士。而板桥林家跨足潮汕铁路,以及家族第四代林景仁跟棉兰张鸿南女儿张福英的跨国联姻,间接带出了台湾汉诗人的异国汉诗写作和破碎婚姻。

这些以台湾为基地的资本,凸显了二十世纪初的跨国经贸脉络里,中国丶日本丶台湾与南洋连结的政商丶文化网络。个中的人物故事,发迹和移动的线索,除了现今留存的宅第丶诗集见证昔日光景,那些进驻南洋投资经商的日人留下的墓地丶地名等种种地理意义的遗迹,也成了我们认识一处地景的方式。

拿律矿家在槟城的豪华房产(图为郑景贵大宅)。资料来源:白伟权2013年8月29日摄于槟城。

追溯百余年华人网络

伟权选择这些个案的写作策略和巧思,不仅止於人际脉络的勾连,自然也不忘他的地理学老本行。这些人物游走东亚与南洋的移动路线,确实有着清晰的地理脉络支持彼此的连结。其中地缘社群,宗族祖籍发挥的功能,构成了我们认识近百余年来华人网络的重要因素。

诸如避居香港的前清遗老赖际熙跟马来半岛会党领袖郑景贵的增城祖籍渊源和社群联系,进而有了跨境的接触。这是一种士商网络的交游,当然也不乏现实的利益关系。

郑景贵是开采锡矿起家的侨领,拿律械斗时雄霸一方的海山私会党领袖,这凸显了方言群华人在马来半岛拓荒垦殖的会党背景,那接轨天地会丶洪门的“反清复明”义士情结,隐然揭示了他们在社会位阶和地理意义的边缘性,无论是对应海禁政策下的华人移民背景,或是殖民统治下的劳力拓殖。

这些游走黑白两道的早期华人移民生活史,包括开展跨国鸦片生意的陆佑。另外,值得关注的华人宗亲地缘散居网络,有新江邱氏家族离散至台南笃加,以及迁居在马来亚槟城成为洋行买办;当然还有缔造东南亚药油和报业王国的胡文虎,背後的客家网络,都一再提示我们关注方言群迁徙流动的轨迹。

拿律海山和义兴两大集团的领袖,郑景贵(左)和陈亚炎(右)。资料来源:白伟权2015年1月28日摄于马登绥靖伯庙

探寻民族思潮与华教

本书里处理的人物与事迹,还包括我们熟悉的华侨参与中华民国缔造的历史,以及早期以民族思潮与党国意识为主导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作者着眼的焦点,反而是革命思潮和民族精神的遗绪在新马华人社会的扎根与生成,这是另一层“民国”在人文地理意义的反思与观照。

综观这些先後在地方产业丶跨国企业丶教育文化领域发挥关键性意义的时代要角,从人文地理的视角铺展,背後隐然可见的商业丶政治丶教育丶文化网络,尤其地方与殖民势力的平衡与妥协,缔造了东亚与东南亚世界别具意义的接触和联系。

槟城邱公司祠堂墙上高挂的毕业庆功匾额。(白伟权摄)

从地方史观照大历史

由此看来,《赤道线的南洋密码》强调的是地理意义的“发现”,因此带有一个值得思考的视角:人物与地方的关联,如何置於大历史的体系里观照?这些跨域的地方菁英,在地方的影响力与效应,其背後的交游丶交际网络,触及了一个跳脱单一地方脉络的历史语境。

换言之,历史琐细丶片段的细节与线索,往往重构了地理意义上的一个历史视角。地方因为特定人物事迹与历史事件发生了骨牌效应。

除此,本书同时观照族群文化与地方风土。拿督公的民间信仰投映了华人与巫来由(马来人)交织的风土。华人方言群的分布,在拿督公按照方言读音而产生不同的音译汉字,就能看出地理意义上的文化现象。

所谓华夷交融,即是产生自我与他者的识别消长和想像的过程。殖民历史里葡萄牙丶荷兰丶英国海上势力的枪炮传奇,转化为那以神来膜拜的大炮,这遍及北马丶中马深入各族群的民间信仰,跟马来苏丹王国的连结,体现了作者观照历史的视角,遍布在地理轴线上人与环境的脉络。

马登—拿律马来封地主的大本营。白伟权摄。

这带有人文地理学的思考,活络了马来半岛的认识框架,那结合地区与空间关系的人物丶事件探索,近似田野踏查的路径,为认识南洋开启新的可能。

最後,本书作为“台湾@南洋”书系的第一本著作,始于新冠疫情初期,我向白伟权教授的邀稿。伟权是马来西亚极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新生代学人,我们的认识与合作,也有着多重网络。

在台北的讲座丶槟城的研习营和田野,以及线上课程,知识的连结与启动因此变得可能。当疫情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与交际,感谢伟权教授努力完稿与成全,让书系得以出版。

田野的意义在於对地景的认识与踏查,在於那内蕴的张力。此书透过人物故事丶经贸脉络丶地理线索丶风土方物丶文化生态,构成了历史与地理交织的地景张力。马来半岛的重新被认识与理解就是本书为我们带来的田野目光。

本书的出版,获得科技部“南向华语与文化传释”计划的赞助,谨此致谢。


高嘉谦,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丶汉诗丶台湾文学丶马华文学。著有《遗民丶疆界与现代性:汉诗的南方离散与抒情(1895-1945)》,编有马华文学的日本翻译计划“台湾热带文学”系列、浮罗人文书系、台湾@南洋书系等。

编按:

本文为白伟权新书《赤道线的南洋密码》的主编序。该书属“台湾@南洋”书系,由高嘉谦主编,主要出版跟台湾有连结对话的南洋文化人文书。

本文原收录于《赤道线的南洋密码:台湾@马来半岛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志》,段落略有调整,小标题及图片均为本刊所加。图片取自本刊的白伟权专栏文章,点击作者名字可链接该文章。本文获得台湾麦田出版社授权转载。谨此致谢。

文内部分用词与本刊并不一致,例如文内称新冠病毒,本刊称为2019冠状病毒,为保留文章指涉的语境,本刊不做更动。

本刊近日也将刊发《赤道线的南洋密码》一书的导论,敬请垂注。

白伟权是《当今大马》专栏作者,新山人,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博士,现为新纪元大学学院助理教授。关注本土历史与文化,著有《柔佛新山华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1855-1942》。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