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在5 年前刊登
公立医疗薪资刍议:从撤津贴谈起
【无关养生】
2019年岁末公共服务局发出指南,宣布撤除2020年开始新聘请之公务员的 BIPK (Bayaran Insentif Perkhidmatan Kritikal/Critical Allowance,中文媒体多数翻译成关键服务津贴) 。
消息传出后,在社交和网络媒体掀起了舆论,绝大多数都反对撤除医务人员(医师、牙医、药剂师及护士)的BIPK。后来内阁在 2020年1月9日议决搁置此措施,并宣布将于年尾再检讨 BIPK 的去留 。
各方对津贴诠释不一
其实除了卫生部人员以外,还有多达廿多个领域的公务员也将被撤掉BIPK(医师、牙医及药剂师的BIPK为750令吉,护士的BIPK是基薪的15%,其他领域则是基薪的5-10%)。相较于卫生服务领域,舆论似乎不太关心这些公务员的“福利”。
在这课题里,公共服务局和医药人员/公众显然对于critical这个字眼有迥异的叙述。公共服务局的诠释是“严重短缺”,1992年引入BIPK的原因是为了填补人员短缺的领域 ,但多数公众及卫生领域对这个字眼的诠释是“至关紧要”,即卫生服务是拯救生命的重要领域 。
无论何种诠释较为有意义,在吵吵嚷嚷中,有两个相互关联的重点没有讨论,首先是医务人员合理的薪金数额(这涉及人力资源该佔据卫生服务多少预算),第二则是医药融资的难题需要如何解决。
正在验证用户
每月12.50令吉
- 无限畅读全站內容
- 参与评论与我们分享您的观点
- 与亲友分享《当今大马》付费内容
- 可扣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