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制油价容易吗?
【大专论政】
RON95、97汽油和柴油于11月的价格都达到自油价采取每周浮动价格机制以来的顶峰。根据国家银行的季度报告,交通领域自2017年开始以来,在计算通货膨胀的消费人指数(CPI)里面临高通膨趋势。交通领域于2017年第一、第二和第三季度面临分别面临16.2%、13.4%、11.7%的高通膨率。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趋势上涨,财政部也于11月20日发表文告表示若RON95和柴油零售价连续三个月超过RM2.50,政府将介入市场补贴油价。
面对油价上涨趋势,本文先探讨油价如何定价、用经济学理论解释石油的物品性质,再探讨政府如何干预汽油价格,并且检讨财政上是否可行。
非与原油价直接挂钩
联邦政府采用自动定价机制(Automatic Pricing Mechanism ,简称APM)订制每周零售石油价格。每周零售石油价格的订制是依据上周石油成本变化的平均值而订 ,而石油成本变化的平均值是依据新加坡的普氏现货价格(MOPS)和马币兑换美元的兑换率而订制。
新加坡普氏现货价格不仅包含国际原油价格,也包含提炼和运输成本。因此,每周的石油零售价格并非与国际原油价格直接挂钩。
除此之外,石油的零售价格还包含5仙的ALPHA(MOPS与真实市价的差异)、9.54仙的营运成本、5仙石油公司营利和12.19仙油站业者的营利。 但碍于新加坡普世现货价格并没有免费公布相关数据,联邦政府是否根据自动定价机制制订石油零售价格就不得而知。
汽油属于低弹性需求
按照经济学最基本的供需原理,需求的增加、或者成本的上升会导致价格上升,而需求和供给各自都有不同的弹性(elasticity)。以需求为例,高弹性需求(high elasticity demand)意味着只要价格小幅度的提高,需求量下跌的幅度将超越价格上升的幅度。
假设物品A提高价格1%,该物品需求量下跌的幅度将超越1%。反之如果是低弹性需求(inelastic demand),即使是价格提升,需求量下跌的幅度是少于价格上升的幅度。假设物品B提高价格价格1%,需求的下跌幅度是少于1%的,在这情况,厂家甚至因提高物价而赚取更多盈利。
在马来西亚,汽油属于低弹性需求(inelastic demand)物品。低弹性需求物品通常因缺少其他相似物品(substitution goods)可以代替,所以即使厂家提高价格,需求量(quantity demand)下跌带来的损失也少于因价格提升而赚取的额外盈利。
在公共交通系统衔接性不足、低效率的情况下,马来西亚人无可避免的必须拥有私家车,汽油也成了必需品。理论上,政府可以依照国际原油的趋势提高油价,但这将引起民怨,在选举中对政府不利。
汽油难设定价格上限
假设RON95油价和柴油连续三个月超过RM2.50,政府只能以津贴的方式介入汽油零售市场,无法如统制品价格般设定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
津贴和价格上限的目标皆是降低市场价格,可是方法却不同。一旦设定价格上限,卖家就必须遵守,而且不会获得政府的补贴,但如果设定津贴,卖家却继续赚取津贴前的市场价格的营收(津贴后的价格+津贴)而买家则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物品,中间的差价则由政府补贴。
或许有经济人(economic agent)会纳闷为何汽油零售价无法如统制品般设定价格上限,政府也不需要支付补贴,而消费者也可以享受低油价。
统制品如鱼、鸡、蛋等在佳节的时候因需求量大增,价格也将飙升,价格上限的设立可以在不严重侵蚀商家赚福的情况下,维护消费者权益。
简单的说,统制品在需求涨幅特别大的时期如佳节设立价格上限。反之,汽油的需求则没有统制品般面临季节性的需求涨幅,如果把汽油列为统制品,该设在什么时候?假设在高油价时代为汽油零售价设定价格上限,汽油零售业者将面临巨大损失,导致控制油价的成本太高。
根据联邦政府的会计报告,在汽油于2014年12月实行每月价格自由浮动之前,汽油、柴油和天然气津贴的开支于2014年高达236亿令吉,2012年更高达279亿令吉。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政府的津贴,以当时的油价在那时落实价上限,汽油零售业者将损失200亿令吉以上。
赤字增影响信用评级
从联邦财政角度看,即使油价于2018年超越RM2.50,联邦政府绝对有财政能力津贴汽油价格。
根据2018财政预算案的营收预估(estimated revenue),政府将于2018年收获约355.7亿令吉的石油相关收入(石油税114.5亿、石油出口税10.6亿、石油royalty和执照收入40.6亿及国家石油公司红利190亿令吉)。
另外,联邦政府于2018年补贴汽油、天然气和柴油予公共交通、渔民和煤气95.7亿令吉。自2010年,关于汽油、天然气和柴油的补贴曾于2012年达至鼎峰,即278.9亿令吉。
所以,联邦政府是拥有能力津贴汽油价格,但如果联邦政府的赤字继续增加,国际评级机构则可能透过发布对大马国债的债务风险评级警告而迫使联邦政府重组开支,而石油、天然气和柴油津贴届时将受影响。
汽油津贴制亦有偏差
虽然联邦政府拥有财政能力给予汽油津贴,但这不代表符合机会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是构成社会正义的必要条件,即排除那些会导致不公平竞争的因素,而非指所有人在所有方面得到同样的物品。
拥有经济能力购买车子和消耗高汽油能量都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力,联邦政府必须确保汽油津贴只给予中低阶层阶级,除了抵消中低阶级部分生活负担,也避免因高油价而限制中下阶级的流动量。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公共和国际事物的一份政策报告建议使用身份证购买汽油,确保中底阶层享有汽油津贴。联邦政府可以针对中下阶层不同薪资的群体提供不同程度的津贴。
对于无车的贫穷阶级,汽油价格的波动会造成通货膨胀,进而导致他们的购买力受到侵蚀,联邦政府可以利用目前E-KASIH资料库发放额外津贴予贫穷者。
长远应改善公共交通
长远之际,联邦政府有必要提供石油的非直接替代品,即完善化公共交通。
完善的公共交通链接、准时的巴士和铁路服务、城市规划以公共交通和人为主,可以让都市人未必需要拥车代步。这不仅打造更环保的城市,也可以减轻中产阶级和底层阶级的负担。
另一方面,联邦政府也有必要加大力度对国内产业进行升级(increase value add)以提升国民薪资,以避免国民薪资增长无法面对应付生活成本的增长。
陈明忠,现就读马来亚大学经济系四年级。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每月12.50令吉
- 无限畅读全站內容
- 参与评论与我们分享您的观点
- 与亲友分享《当今大马》付费内容
- 可扣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