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不再那么“白”
【大专论政】
奥斯卡颁奖典礼刚结束,最大的话题莫过于颁发最佳影片这个最重要奖项时发生的大乌龙。本以为是众人看好的《乐来乐爱你》(La La Land)获得最佳影片,结果工作人员弄错了信封,最终是《月光下的蓝色男孩》(Moonlight)获奖。
奥斯卡选出的最佳电影,不止被视作观影指标,其隐藏的价值观更代表了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反映了整个美国影视文化,乃至社会、政治的发展。
奥斯卡金像奖从来就不只是关于荣耀肯定与娱乐的盛会,也是一个政治挂帅的秀场。而今年奥斯卡又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主流“美国精神”呢?
回应“奥斯卡太白”
去年的奥斯卡因为连续两年所有提名演员皆为白人,而引发了奥斯卡“太白”的争议。2016年的热门社群标签除了好莱坞的 #OscarSoWhite,还有因为警察枪杀无辜非裔而引发的 #BlackLivesMatter 抗议。颁奖季开始,大家都在翘首期盼奥斯卡如何回应去年的争议,以及川普上任后的情绪。
就提名名单来说,奥斯卡比去年更多元化。提名演员里有非裔、印度裔和穆斯林,非白人最佳女配角提名更是占了五分之三,最佳女主角入围也有国外女星——法国传奇影星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
还要细数,提名的最佳影片、纪录片里有关黑人题材的就有好几部;最佳动画长片入围的有反种族歧视的《疯狂动物城》(Zootopia)和彰显女性意识的《海洋奇缘》(Moana);比较少人关注的技术奖,也首次有非裔女性入围的最佳剪辑奖。可以说,今年的奥斯卡一开始就做到了十足的“政治正确”。
最政治化的奥斯卡?
这次奥斯卡从前哨战起,政治意味就比往年浓上许多,而好莱坞也不吝于表现他们对总统川普的厌恶。梅丽史翠普(Meryl Streep)上月获颁金球奖终身成就奖时,就暗批川普移民政策与干预新闻自由。川普之后也不甘示弱,通过推特反击说,梅丽史翠普是好莱坞“最被过誉”的演员之一。
随着川普针对7个穆斯林国家公民的入境禁令,伊朗导演阿斯加法哈迪(Asghar Garhadi)颁奖前已经表明会抵制典礼以示抗议,令外语片奖项得到了比往年更高的关注。最终,这部伊朗片《新居風暴》(The Salesman)打败在欧洲横扫各国际奖的德国电影《顛父人生》(Toni Erdmann),获得最佳外语片,也被视为是奥斯卡对川普的讥讽以及对伊朗的同情。而没出席典礼的导演也在得奖声明中,痛斥川普行政命令的“不人道”。
因此,比起电影艺术本身,第89届颁奖典礼与政治的“亲密互动”,才是今次奥斯卡的真正主角。典礼主持人吉米基梅尔(Jimmy Kimmel,见图)在开场便不负众望,接连嘲讽川普:“我要感谢总统川普,大家记得去年奥斯卡被说成种族歧视?今年因为他这些争议不攻自破。” 除了主持以至得奖者都借势批评总统新政,吉米甚至在直播现场发推特标签川普(但似乎没有2014年艾伦 [Ellen DeGeneres] 在推特上发布一众大明星自拍的效果好)。
美国主流精神新诠释
《Moonlight》获最佳影片的意义,可视作好莱坞对美国主流精神的新诠释。颁奖前,几乎所有得奖预测都把最佳影片押宝在《La La Land》,最终上台领奖时也是众口欢呼,直到主持人宣布那只是个离谱的错误,让所有媒体在美国大选预测失败后,再次心碎。
夺奖大热《La La Land》和《Moonlight》虽不至于处于政治光谱的两极,却涵盖了美国种族与阶级的两端。《La La Land》讲述了中产阶级白人实现美国梦的过程,而戏中负责传承黑人爵士乐的是白人型男Ryan Gosling。《Moonlight》说的是一个非裔男同志在沾染毒品与贫穷的单亲家庭环境下的成长经历。
我认为《Moonlight》爆冷获得最佳影片,带来的历史意义有几个:
一、同性恋受保守奥斯卡认可
同性恋题材其实并不是《Moonlight》的加分项,颁奖前甚至很多人认为《Moonlight》会因此触碰以中老年富裕白人为主的评委底线,而败给《La La Land》。
去年,美国在奥巴马的推动下将同性婚姻合法化,此时由《Moonlight》获奖,可视为好莱坞对奥巴马的喜爱,和对其政绩的肯定。或也是为2006年在小布什执政时期无法获得最佳影片的《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平反。当时,《断背山》败给了反映种族问题的《撞车》(Crash)。
这样的结果是合时宜和鼓舞人心的,毕竟上一次有同志题材获最佳影片,还要追溯到40多年前的《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
二、不再需要抗争的黑人电影
相比LGBT课题的争议性,黑人平权的题材早就受到肯定,单数近年就有《林肯》(Lincoln)和《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等影片获奖。但这两部电影以及今届入围的《关键少数》(Hidden Figures)和《藩篱》(Fences),无不在讲述非裔所受到的苦难与打压。
但得奖的《Moonlight》并没有对非裔或同志身份作出过渡的渲染或煽情,反而好好地讲述一个在黑人社区成长的男孩,如何面对并完成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印象中电影几乎没有出现白人,也就无从陈腔滥调地诉说着某族群受到另一族群的打压。
配合去年发生的 #BlackLivesMatter 抗议,如今非裔不需要靠电影中的种族抗争来获得精神胜利,无疑值得《Moonlight》在奥斯卡的历史烙下痕迹。
三、美国文化的碰撞与多元
《Moonlight》导演 Barry Jenkins 曾直言,电影三段式的叙事手法受侯孝贤《最好的时光》启发。而导演对王家卫的喜爱,也不难从影片的摄影、配乐、选曲中看出。
这部由非裔拍摄及主演,并借鉴了亚洲导演的影片赢得奥斯卡,无疑为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下了最好的注脚,证明在这里没有永远绝对优势的主流,为美国的多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达到最有成效的宣传方式。
四、踏入新纪元的求新求变
固然,颁奖给完成“美国梦”的《La La Land》,绝对比颁奖给《Moonlight》更符合奥斯卡和美国传统的主流社会思潮。特别是在川普时代的氛围下,面对现实,白人自由派的败选情绪需要载歌载舞的《La La Land》来治愈。
结果说明,奥斯卡没有逃避现实,选择让依靠执着与不懈努力而得到财富成功的《La La Land》落马,反而是略显沉重的《Moonlight》获奖。
奥斯卡的见风转舵,无疑是好莱坞在沉重低落心理状态下的成熟表现,也向世人展现明年即将踏入第90届的奥斯卡,在新时代下的求变心态。不过这样的价值取向,也有可能是去年“奥斯卡太白”争议下的综合考虑结果。
政治化的娱乐
无论如何,从电影本身出发,得不得奥斯卡奖其实并不会真正影响该部影片最终的地位与历史价值。最佳例子就是2006年获得最佳电影的《撞车》,因为影片的平庸已经鲜少被人提起,而《断背山》至今仍旧是同志影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和文化符号。
虽然最佳电影的评选和电影的艺术价值未必有直接关系,但配合时代背景去观察奥斯卡,的确是好玩的游戏。毕竟娱乐从来就不仅仅是娱乐,只是“政治化娱乐”在这届奥斯卡展现得特别明显而已。
何笠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学生。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每月12.50令吉
- 无限畅读全站內容
- 参与评论与我们分享您的观点
- 与亲友分享《当今大马》付费内容
- 可扣税